PC端
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 >> 行业协会商会工作

平凉市:行业协会商会助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平凉市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2-18

字号:[][][]

  搭建平台、链接资源、制定标准、产业帮扶、公益助农……平凉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实践,通过产业投资、就业带动、消费促进等方式,积极助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会建,把准协会健康发展“风向标”。截至目前,平凉市市本级登记行业协会商会共有187家,建立党组织150家,做到了应建尽建,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党的工作,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党建入章率100%,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各行业协会商会坚定聚焦党建引领作用发挥,营造“永远忠于党、永远跟党走”的良好氛围,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平凉市浙江企业联合会、平凉市银行业协会、平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平凉市信鸽协会、平凉市健身气功协会、平凉市保险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商会,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及党纪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等,引导和激发全体会员单位积极参与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动中来,用心用情当好群众、企业、商会的纽带。平凉市女企业家协会结合我市“百企兴百村”专项行动,积极引导会员企业为结对帮扶村捐款捐物15万元,代销农产品,想方设法提高集体收入,切实承担起建强增收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民富村靓的社会责任。

  规范内部建设,增强服务产业发展“技能包”。平凉市行业协会商会在为产业发展注入要素资源的同时,也注重自身建设。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均将党的建设写入各自《章程》,在管人、管钱、管物等方面,均建立了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依靠《章程》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保障协会商会自身的良性运转。平凉市律师协会在协会《章程》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36项,涵盖经费管理、机构履职、议事规则、监督监管等多项内容,突出形成治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议、决、行、监”协会运行机制,从制度层面推动协会和行业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各法律服务团队围绕我市九大产业链建设中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帮助企业制定修订完善合同170余份,组织律师走访企业197家,开展法治体检167场次。平凉市网络文化协会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会员管理办法》《培训学习制度》等管理制度,积极践行“服务会员、服务社会、服务政府”的理念,积极引导互联网企业和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合作,发挥行业优势,把平凉特色农产品“搬”上互联网,直播带货累计销售超过1500万元,在发展平台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聚焦重点产业,打好行业改革发展“优势牌”。行业协会商会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促进者,平凉市行业协会商会突出行业特点,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围绕中心大局,在服务本地特色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优势和特色。崆峒蒸馍协会以破解闲置劳动力、就业难等问题为切入点,带动白庙乡50余名闲置劳动力从事各类面食产品加工,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静宁县劳务输转行业协会积极发挥劳务品牌市场带动效应,主动对接市场,找准定位,提出“让静宁果农成为幸福的农民、从事果业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民工成为有职称的技工”目标,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倾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据统计,静宁县从事果业的人员达10万人,苹果产业链上直接带动就业3.6万人,“静宁果农”被评为“全国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