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
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 >> 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平凉市:让学雷锋志愿服务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来源:平凉市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2-18

字号:[][][]

  平凉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开展纪念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活动为契机,会同市文明实践办、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向全市发起“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志愿服务倡议,动员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各级干部职工、广大居民朋友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创造美好生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平凉实践贡献志愿服务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志愿服务新格局。围绕志愿服务六大体系建设,形成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尽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新格局。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响应倡议,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以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关爱困难群体、参与文化传承、推动社会发展,用自身的志愿服务行为影响他人、带动社会,不断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为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贡献志愿力量。

  围绕群众需求,展现志愿服务新作为。聚焦服务中心大局,着眼群众“身边事”“急需求”,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助残帮困、生命健康等领域,结合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平凉”“关爱未成年人”“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等工作,开展文明劝导、秩序维护、移风易俗、环境整治、扶弱帮困、敬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12.5国际志愿者日”期间全市共开展志愿服务800多场次,实施志愿服务项目50多个,服务群众8.3万多人,服务时长达600多小时。

  联动融合发展,培育志愿服务新亮点。全市各级各部门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根据社区规模和服务需求,积极搭建“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平台,开启“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融合模式,以“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为服务重点,围绕邻里守望、信访矛盾化解、普法宣传、流浪救助、心理疏导、平安建设等方面,设计实施易参加、好开展的“小而美”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崆峒区中街街道新民路社区和华亭市城市社区管委会文化街社区被省委社会工作部选定为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

  加强交流合作,激发志愿服务新动力。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主动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向更广泛领域发展。‌平凉血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到深圳、河北、贵州等地交流学习,汲取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18名志愿者成为省应急救护师资队伍成员,为我市各单位提供专业的应急救护演练及心肺复苏培训,受众群体近万人。市博物馆“博爱苑”志愿服务队联合全国14家博物馆启动蒲公英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量身打造“青声带言宣讲”“青溯文化巴士”等特色岗位,开展“星守计划”等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假期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助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