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四种模式”推动志愿服务走实走深
来源:康乐县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2-25
字号:[大][中][小]
临夏州康乐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引领作用,发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健全完善“党建+志愿”“行业+志愿”“社工+志愿”“应急+志愿”四种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全县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行“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在志愿服务组织中依规设立党组织,将志愿服务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形成“支部发动、组织带动、群众主动”的志愿服务格局。把党员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队伍的骨干力量,动员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开展平安建设、结对关爱、惠民送暖、应急救援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倡导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康乐崇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9年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工会等组织,运用科学的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服务。建立青年志愿者团队,注册志愿人数760人,女性占比65%,设立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点,现有巾帼志愿者团队一支,且妇女人数达总人数的80%,开展扶残、助残、助困志愿服务活动。县直机关90个支部已完成到所属社区开展“双报到”工作,每个支部至少参与1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1710名县直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先后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
探索“行业+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学校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引导动员所属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组建16支行业志愿服务队每周末在胭脂湖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幸福康乐 志愿同行”志愿服务。每次一支小分队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民族团结、法治宣传、农技推广、环境保护、文明交通、应急救援、移风易俗等相关志愿服务活动。自去年7月份以来,全县83个县直单位组织志愿者分批次分路段,在县城重点十字路口,每天在交通高峰期11:30—12:30、17:30—18:30两个时段开展“幸福康乐 文明出行”志愿活动。冬天康乐县各级各部门“以雪为令、闻雪而动”,积极组织动员党员干部走上主干街道、公共场所及时除冰扫雪。新年来,县团委、妇联、文联、工会开展了“送万福、进万家、送春联”“金蛇献瑞迎新春·春联送福暖人心”“助残暖冬”等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探索建立由乡镇党工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等组成的协调动员工作机制。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常态化动员群众参加城乡社区志愿服务。县润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县检察院、科协、妇联、总工会、鸣鹿乡、五户乡、附城镇、苏集镇分别开展了康乐县“爱暖万家·把爱带回家”留守困境流动儿童寒假关爱暨监护人赋能培训活动,积极响应全国妇联等16部门“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2025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联”字优势,精心筹划部署,强化各方协同,汇聚关爱力量,提高社会对留守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关注度。康乐崇善在国际助残日为日间照料中心的残疾人举办了一场文艺会演活动。歌曲演唱、舞蹈表演以及互动游戏,这些节目不仅为残疾人带来了欢乐,还展示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陇人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送万福,进万家”送春联志愿活动,传递新春祝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携手青联委员开展“助残暖冬”活动,持续贯彻落实省、州关于开展“助残暖冬”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和残疾人民生保障和关爱帮扶工作。
打造“应急+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将志愿服务纳入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建+网格治理”作用,全面落实“党群零距离”网格化“1+4”工作机制,持续推行“151”乡村治理模式,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网格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整合党建、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形成“一张网”,全县共划分网格301个,其中:城市网格46个、农村网格252个、专属网格3个,配备网格队伍2400人。网格长157人、专职网格员301人、兼职网格员876人、网格辅助人员1066人。充分发挥网格员、党员、社长、楼栋长、群团组织熟悉社情民情的优势,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不出社、不出村“一早两不出”。要求网格员每天对网格内的15个重点人群、10项重点事件、10项重点案件、8项重点场所、6项重点物品进行摸排上报,有效预防重大案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