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
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 >> 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临夏县:落实三项举措 促进志愿服务提升

来源:临夏县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3-10

字号:[][][]

  临夏州临夏县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加快构建具有临夏县特色的志愿服务发展新格局,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搭建“线上+线下”双平台 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化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搭建“线上+线下”双平台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形态转变。线上推广注册使用全国志愿服务系统和“志愿汇APP”,广泛动员志愿者进行注册,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全县累计注册志愿服务队伍367支、志愿者2.9万余人,开展政策宣传、扶老助残、科学普及、技能培训、移风易俗、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务3100余场次,覆盖群众10.2万人次。二是统筹规划多方资源,依托县委社会工作部、团县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为广大志愿者提供服务阵地,构建起“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工作格局。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一是“志愿服务+民生保障”。聚焦老弱孤寡、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一老一小”特殊群体,通过上门走访、居民网格群反映等方式,认真回应居民诉求,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为易福社区、万惠社区空巢老人打扫卫生、送去生活慰问品;县民政局、易和社区、韩集社区为残疾人送去慰问品,志愿者为老人洗衣理发,鼓励他们积极乐观面对生活;韩集社区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团县委、县教育局、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爱心托管 与爱同行”免费兴趣培训班志愿服务活动,“大手”拉“小手”提供寒假爱心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温暖整个寒假;县妇联积极搭建“爱心超市”,以“积分兑换”激发广大志愿者荣誉感、获得感和归属感,营造全社会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二是“志愿服务+便民服务”。通过“邻里一家亲”志愿服务形式,以各村(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整治乱停乱放、文明宣传、治安巡查等为重点,开展志愿服务。开展“菜单式”服务,将居民关心关注的事项细分为帮扶救助、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多个项目,以微信宣传、知情大会、活动日宣传等将服务内容进行公布,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团县委、县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向辖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易和社区组织志愿者清理电动车和机动车乱停乱放,倡导规范停车;万惠社区组织志愿者清理辖区积雪,以实际行动为居民提供安全出行。 

  三是“志愿服务+环境整治”。重点对各村(社区)内主干道、背街小巷的杂物堆放及垃圾暴露进行综合整治清理,为辖区群众宣传社会文明条例和环境保护知识,增强村民参与环境卫生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莲花镇、河西乡组织志愿者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通过发放环保宣传手册,垃圾分类箱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环保常识,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倡导者、实践者、先行者。掌子沟乡、黄泥湾镇组织乡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入户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低碳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思想共识和良好风尚。

  聚合各方资源优势 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

  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开展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准确把握群众需求,确保每年推出1-2个具有实际作用和成效,得到广大群众普遍认同并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持续巩固“奉献靓丽青春 家乡建设有我”“‘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2024净滩行动”“文明交通”“爱心助考”“阳光助残”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大力提升以“小新专”为特色的“幸福临夏县”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建立志愿服务需求清单,依托线上线下资源发布需求信息,为对接供需提供信息支持,使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辨识度更高、实效性更强、影响力更大。

  下一步,临夏县将继续秉承志愿服务精神,不断优化志愿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整合更多资源,为志愿者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更多样化的成长机会,激发青年朋友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幸福临夏县”树立青春榜样,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