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多措并举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提档升级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报
黄在丰
时间:2025-03-13
字号:[大][中][小]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践,扎实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提档升级。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建立“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模式,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将具有不同专业优势和特长的志愿者凝聚在一起,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助力基层治理。在阵地建设上加大维度。坚持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阵地、主场景,整合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更多群众身边的活动点,推动志愿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最末梢”。在队伍组建上加大力度。汇聚社会力量,吸纳辖区党员等,按照技能特长、服务意向及居住楼栋等情况,引导其加入志愿服务团队,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制订《新罗区开展“党建引领·志愿红”活动实施方案》,动员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变身“民情前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在健全机制上加大强度。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志愿红”活动,梳理社会团体、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清单,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调度、分类动员工作机制,强化基层组织队伍力量,推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凝聚多方共治力量
实施“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发展模式,把居民所“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所“能”、志愿者所“长”紧密结合。注重制度引导。积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探索“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各方参与”工作模式,统筹用好多领域志愿服务力量。加强实践探索和专业指导,以科学化制度引导志愿服务规范实施,编写专业教材,为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建设提供参考样本。制订《新罗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和活动项目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协同高效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强化队伍建设。利用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的优势,实施暖心聚“新”行动,广泛搭建各类平台,引导他们参与基层议事,让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变成“治理力量”。扩大参与服务人群。坚持以深化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的突破口,以党建为引领、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及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参与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常态化动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2024年,全区新增志愿者6100余人。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发展“品牌引领+志愿服务”模式,坚持特色化、项目化、品牌化方向,以典型示范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建强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立“社区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与生产生活需求,打造涵盖“红色党建、橙色文体、绿色环保、蓝色调解、紫色普法、银色网格、金色帮扶”的志愿服务队伍,统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风尚,全力打造志愿服务新品牌。东城街道松涛社区创建“七彩松涛”志愿服务品牌,现有志愿服务队7支,志愿者1200余人,累计服务110余场次,受益群众1万余人次。营造志愿文化氛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爱心送暖”“邻里守望”等9个专项行动,探索“党建+文化志愿”“互联网+志愿服务”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着力打造新罗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制订《深化拓展“大爱龙岩·福见新罗”新时代精神文明品牌建设活动的工作方案》,引导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延伸打造“子品牌”,呈现“一区一品牌、一部门一项目、一单位一特色”的新局面,有效扩大品牌影响力。推进项目化运行。构建志愿服务品牌“志愿+”项目体系,聚焦养老助残、困难帮扶、儿童关爱、医疗健康、应急救援、平安建设等6类重点工作,动员各行业、各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群众易参与的项目,让志愿服务成为群众以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作者单位为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