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围绕“三个在哪里”破解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难题
来源:武威市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3-26
字号:[大][中][小]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准确把握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任务要求,厘清“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武威市积极适应新变化、聚焦新情况、破解新难题,推动全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破难而进、向新而行。
强思想筑根基,解决好“强引领”的问题
强化政治引领。突出新兴领域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通过“三会一课”固定课堂、网络平台流动课堂、红色教育基地现场课堂共学,行业党委集中宣讲、联系领导讲党课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园区、进企业、进网点,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成为新兴领域各类组织行动自觉。
强化思想引领。举办“武威企业家日”、企业家恳谈会、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等系列活动,打造企业家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对企业出资人、管理人员和年轻一代企业家思想引领。
强化政策引领。行业党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深化党建联系点制度,通过定期走访、惠企政策宣讲、推出惠企政策“大礼包”,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推动惠企政策精准送达,把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硬支撑。
夯基础固根本,解决好“真覆盖”的问题
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攻坚相结合。把深入推进“两个覆盖”作为基础性工作,大力开展覆盖攻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98.3%、95.4%。突出重点企业,推动全市民营企业30强、专精特新等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紧盯重点行业,通过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党组织,将党的组织覆盖到新业态企业及其网点站点、分拣基地。
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双提升。大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企业党组织书记对接惠企政策、与上级部门沟通等机制,注重发挥党组织在政治把关、风险防控、维护各方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党组织话语权、影响力,推动党组织建设与企业治理结构有效融合。
坚持网上阵地和网下阵地同发力。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现状,注重以线上覆盖发挥联系服务和团结凝聚作用,建立39个货运领域流动党员党支部,以强化关爱、畅通诉求、化解难题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加强网络主播联系服务,吸纳正能量网络主播加入市互联网发展促进会,引导他们正确发声、正向引领。
强队伍提能力,解决好“力量弱”的问题
建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实施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计划,通过“两新”工委示范培训、行业党委系统培训、县区兜底培训,推动专题授课、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相结合,分层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12期、培训800余人次,切实提升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
抓实党建指导员队伍。选派1263名党员干部“一对一”“一对多”联系指导“两企三新”组织,将党建指导员培训纳入党务干部重点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任职培训、观摩交流,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不断提升党建指导员专业能力。
壮大党员队伍。组织实施入党积极分子倍增计划,注重在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新业态企业储备入党申请人,发挥行业党委“中介人”优势,引导优秀分子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定期沟通意见,积极协助培养发展,2024年全市“两企三新”领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36名、发展党员71名。
搭平台促融入,解决好“起作用”的问题
搭建党建赋能企业发展的平台。聚焦推动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互促互进,在非公企业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和“三岗联创”活动,创建“党员责任岗”“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591个,党员建言献策523条,引导党员在开拓市场、革新技术、提升效益中发挥先锋引领作用,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搭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发展的平台。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围绕“爱心武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捐资捐物1600余万元、帮办实事930件。深入实施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1家商会获评“万企兴万村”甘肃行动典型商会。
搭建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平台。在新就业群体中开展“红色领航”行动,举办“凝新聚力·志愿同行”主题活动,吸纳快递员、外卖员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培育“骑行路上党旗红”党建品牌,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先锋骑士队”,大力推广“五随手”工作模式,示范带动新就业群体常态化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宣传、民情收集等志愿服务活动。
强责任抓落实,解决好“管得住”的问题
优化工作机制。调整优化“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及其工作职责,开展行业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将行业党建融入行业规划和日常管理。修订完善“两新”工委工作规则,健全落实重要事项会商、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机制,推动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市商会党委,出台具体措施,全面理顺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党组织提级管理,将重点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调整由市县行业党委直接管理,确保行业党建工作“统得起”“管得住”。
强化阵地保障。立足新兴领域需求,建设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4个、“红色驿站·武威印象”68个,按照“月有主题、周有安排”,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业务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有效解决一些小微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培训无场地、活动无阵地的难题,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