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
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古浪县:以“四个聚焦”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古浪县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4-01

字号:[][][]

  武威市古浪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健全机制、优化服务、激活动能、完善体系“四项举措”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聚焦健全机制 巩固基层治理基础

  优化机制强动力。调整优化县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将工青妇等有关单位纳入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注重发挥优势,推动单打独斗向一体协同转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作部门具体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乡镇村组共同治理的联动体系,实现基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共建联建聚合力。扎实推动党建共建联建,调整优化社区布局,社区资源配置更趋合理。选优配强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委员,推动社区“两委”成员与业主委员会交叉任职。落实在职党员“双吹哨、双报到”制度,组织2092名在职党员定期下沉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和志愿服务,汇聚干群共治合力。建立“红色物业”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街道社区、县直部门、物业企业等多方参与协同解决物业管理问题。

  资源整合添活力。进一步优化农村四级、城市五级网格组织体系,一体推进党建、综治、信访等各类网格“多格合一”,划分网格278个,成立网格党支部300个,吸纳村民小组长、村妇女主任、退休干部、退役军人和外卖员、快递员等2871人担任网格辅助人员,统筹各方资源参与网格治理,通过功能整合、资源下沉、力量聚集,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全面提升网格服务管理水平。

  聚焦优化服务 增强基层治理实效

  关爱服务暖人心。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古浪”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一老一幼”和残疾人关爱服务模式,为生活困难、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免费洗衣、就餐等服务,为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以“爱心课堂·情暖新堡”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为典范,在88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开设“四点半课堂”,为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课后服务。

  化解矛盾促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完善“一站式”受理、分流、调处的矛盾纠纷化解运行机制,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面对面听取群众呼声,零距离受理群众诉求,着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水平。

  贴心为民办实事。通过盘活闲置学校、村委会、文化站、村级关爱服务中心等公共资源,打造集党群服务、社区治理、爱心食堂等19个功能室于一体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88个,实现群众办事更方便、活动有地方、沟通有平台。

  聚焦“三治融合”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激发自治新活力。按照务实管用原则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着重发挥“四会”作用,全面推行“支委领导、四会理事、网格自治”的“扁平化”治理模式,形成移民区“12360”基层治理模式(一核多元、双业带动、“三治融合”、六项机制、零距离服务),城关街道昌灵社区“1155”(一核多元、一张网格、五项措施、五心服务)等一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

  强化法治保平安。开展“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构建由乡镇政法委员、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和村调委会、网格员和道德评议会组成的矛盾调解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好商量”议事调解室、“和为贵”调解室等场所,教育引导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增强法治意识和行动自觉。

  注重德治树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资源,在节日节点开展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等宣传活动。健全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常态化开展“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通过褒扬先进、惩戒落后,弘扬传统美德,厚植基层治理道德根基。

  聚焦减负赋能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权责关系再梳理。坚持把规范乡镇履职事项清单作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关键举措,3个乡镇在全省率先试点,以“集中办公、逐项会审”的方式,按照相互关联、同质同类或上下游等归并原则,确定乡镇基本履职事项126项、配合履职事项104项、收回事项199项,促进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稳步推进。

  减负松绑再发力。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及时清理整合功能重复、长期闲置工作群,解决“指尖问题”,切实推动基层“指尖松绑”。强化全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做好新建、改建政务服务平台衔接整合,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管。

  基层力量再加强。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全县配备社区工作者151名,提前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18人的目标。开展社区工作者培训3期,对2024年新选聘的58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进行岗前培训,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等形式进行帮带,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岗位大练兵·能力大提升”活动,多途径提升基层治理队伍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