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多维赋能 锻造社区治理“生力军”
来源:安定区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7-11
字号:[大][中][小]
定西市安定区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关键之举,从选拔、培育、激励等多维度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完善政策体系,筑牢职业发展根基
为构建科学完备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体系,安定区委社会工作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安定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实施细则》,围绕基本职责、选任招聘、薪酬待遇、日常管理、考核培训、职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对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作出系统的制度安排,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严格队伍管理,充实后备人才力量
在人员选拔上,注重实际工作表现、道德品质和能力,明确界定能力不匹配、履职不力、违规违纪三种退出情形,通过年度考核和居民测评等方式,及时调整不称职人员,确保队伍素质。建立社区“两委”班子后备人才库,从社区工作者中挑选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的后备人选,并实行“导师帮带制”,由街道班子成员或优秀社区书记进行一对一指导。通过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矛盾调解等重点工作,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后备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服务素养
安定区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的提升,将其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了2025年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同时针对全区15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和社区工作者,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内容进行集中系统培训,今年以来已培训社区干部500余人次。
优化薪酬待遇,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在薪酬待遇方面,安定区强化待遇激励,全面考量教育程度、专业水平等因素,确定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对55名城市社区工作者按照社区正职、副职和工作人员“三岗十八级”确定薪酬标准,占社区工作者总数的13.3%。在政治激励上,推荐3名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并强化典型激励,在全区推广永定路街道“1345”工作法、中华路街道“五事”民情工作法等优秀社区工作法,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