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四措并举绘就志愿服务“新图景”
来源:山丹县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10-24
字号:[大][中][小]
张掖市山丹县聚焦群众需求,持续夯实志愿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特色品牌、完善保障体系,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
夯实服务基础,筑牢志愿服务“主阵地”。坚持“因地制宜、整合利用、共建共享”原则,新建乡镇、社区志愿服务站21个,在服务行业、窗口单位、车站等建立临时便民志愿服务站点52个。对照“六有”标准,在城区主干道、高速国道沿线、物流园区等地建成17个“暖新驿站”。整合住建、教育、民政、团委、物业等单位和社区资源,建立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活动。目前,全县实名注册志愿者达2.8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队伍达477支,运行志愿项目2543个。
创新服务模式,打通便民利民“快车道”。着力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基层治理新生态,依托“陇情E通”APP和社区智能终端设备,推出“民生诉求云响应”机制,搭建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平台,明确群众诉求15分钟内响应、48小时内办结的工作标准,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累计受理环境整治、邻里纠纷、民生保障等各类民生问题1600余件。县府街社区推出“政策找人”机制,依托大数据筛查技术,主动为困难群众、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兑现政策福利82人次,将关怀与温暖精准送达。清泉镇创新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陪伴等服务,服务时长存入“时间银行”,后续可兑换相应服务,目前已存储志愿服务时长超1.2万小时,有效缓解农村养老资源短缺问题。
打造特色品牌,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点”。聚焦“一老一小一特”等群体需求,培育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矩阵,推动基层治理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实施“蒲公英计划”,通过“一元捐・十分爱”众筹模式,募集善款213万元,为留守儿童建成4所“梦想小屋”,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环境。开展“银龄守护行动”,组织医护志愿者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手环650个,实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开展上门诊疗、健康体检、心理慰藉等服务1800余次,为独居老人筑起“安全防线”。推进“新力量・微治理”项目,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巡逻、文明劝导、环境整治等工作,累计解决非机动车乱停放、小区卫生死角清理等问题47个,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完善保障体系,激活志愿服务“源动力”。着力构建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三化”保障体系,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动力。建立“社工导师+志愿骨干”培养模式,邀请专业社工开展项目管理、心理疏导、矛盾调解等专题培训28场,切实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和水平。出台《山丹县志愿服务星级评定办法》,将志愿者服务时长与体检套餐、技能培训、公共服务优惠等挂钩,切实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公益创投”方式,吸引12家企业认领基层治理项目,形成“政府配菜、企业买单、群众受益”的共建共享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