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多措并举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
来源:平凉市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11-04
字号:[大][中][小]
平凉市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系统推进“友好场景”建设,探索形成“服务引领、关爱凝聚、治理融合”的有效路径,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为基层治理持续注入“新”活力。
优化配送路径,打通末端“最后一百米”。通过信息化、标准化手段优化小区内部导览体系,提升配送效率。崆峒区在重点小区统一绘制“楼宇分布图”,清晰标注楼栋编号、出入口及停车区,实现“一眼辨路”;东郊社区试点“骑手友好线路图”,开辟绿色通道,通行效率提升近50%。泾川县设置“骑手友好地图”及路线标识,配套120个专用停车位,平均每单配送时间节省约5分钟。庄浪县按照“一社区一方案”原则,指导40个小区优化内部导引标识,为精准配送打下坚实基础。
织密服务网络,构建暖“新”关爱矩阵。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物业站点、闲置空间等资源,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服务网络。崇信县采取“社会工作部牵头+多方共建”模式,建成友好社区7个、小区5个,设立驿站15处,配备设施340余件,日均服务户外劳动者100人次。华亭市构建“1+N”服务模式,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联动社区食堂、物业之家、卫生站等共建“爱心联盟”,建成友好社区12个、小区53个。静宁县玖号院小区打造“五分钟便民生活圈”,配备智能快递柜、保鲜柜及24小时骑手休息区,持续传递城市温度。
聚焦精准服务,增强群体归属认同。聚焦新就业群体实际困难,提供精准化、人性化服务。崆峒区东关街道解放中路社区建成130平方米户外劳动者服务平台,设立“暖心驿站”,常态化开展健康检测、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中街街道东大街社区开展主题活动10场,发放物资160余份,举办法治健康讲座3场。泾川县联合打造300平方米“泾工食堂”,推出“3元早餐、10元午餐”套餐,日均服务骑手超120人次。
推动治理融合,实现双向赋能共赢。积极拓展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建立健全议事、响应、激励、共治四项机制,推动形成“治理融合、双向奔赴”新格局。崇信县引导140余名骑手参与社区治理,通过“随手拍”“民意直通车”收集意见230余条,开展防诈骗宣传150余人次。泾川县召开骑手座谈会收集建议20余条,推动问题闭环整改;鼓励“骑手随手拍”,反馈问题230余个;县总工会购买意外险,设立法援站,开展交通安全培训86人次。庄浪县创新“网格+服务+治理”模式,整合驿站、食堂等资源,推动解决小微问题及居民心愿30余个。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