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以“1+2+3+4”工作法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宁县县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11-07
字号:[大][中][小]
庆阳市宁县锚定“党建领航、监管护航、服务赋能、改革驱动”1项工作要求,聚焦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责任制落实和深化改革发展2方面工作,通过“3聚焦”“4强化”,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工作提质增效。
落实党建责任制,以“3聚焦”引领发展
聚焦机制建设,制定印发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构建起社会工作部门统一领导、行业主管单位协同、社会组织党委具体负责、协会商会党组织抓落实的党建管理体制。动态摸排全县15家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情况,通过联合建、临时建等方式实现组织覆盖。同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并开展岗前培训,严格依据管理办法进行考核管理。
聚焦党建赋能,引进行业专家与高校资源,提供技术攻关、产品升级指导;建立行业人才库,开展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等专项培训;联合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提供合同审查、维权等服务;组织“银企对接会”,提供资金支持。引导行业协会商会融入乡村治理,瑞丰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带动53名会员参与乡村振兴;电子商务商会探索销售带贫模式,累计与12家生产企业、9个合作社签订协议,覆盖6个乡镇,带动1200余农户增收。
聚焦资源对接,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协助企业精准获取政策信息。组织展会、考察对接等活动3场次,促成合作协议1项。同时,着力整合产业链资源,解决采购、销售等链路问题。苹果产业协会组织会员统一采购农资、建立技术巡园制度、选派30余名会员单位外出学习先进管理技术等方式,有效促进会员间的技术合作与产销对接,成为连接企业与市场、果农与技术的重要桥梁。
深化内部改革,以“4强化”优化生态
强化监管体系。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维监管体系,明确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等机构职能。设立5个工作联系点,开展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5次,督促行业协会商会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防范失管风险。
强化政社分离。推进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剥离行政职能,不再承担委托的行政审批事项。建立独立法人治理结构,由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自主决策重大事项,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
强化组织模式。试点推广“一业多会”,允许同一行业成立多家业务互补、错位发展的协会;鼓励跨区域、跨领域组建联合协会或产业联盟,整合资源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宁县创业产业发展促进会创新“10+1”管理模式,下设种植养殖、人力资源等10个专业委员会,组建1个创业就业专家指导团,整合全县创业人才资源。
强化服务升级。推动服务从“开会、培训、发文件”向“技术赋能、市场对接、风险防范”转型,累计组织行业沙龙、高端论坛等活动13场次;组织专家指导团深入会员企业开展指导服务活动26次;同时,通过举办乡贤联谊会、人文历史推介会、趣味运动会等,提升行业协会商会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