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党员干部“双报到” 志愿服务提效能
来源:渭源县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6-16
字号:[大][中][小]
定西市渭源县创新实施“578(我去帮)”双报到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全覆盖下沉、全方位服务、全周期管理、全领域融合,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既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又促进了基层治理“大文章”。
党建引领、制度夯基,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按照“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要求,充分利用驻区单位党组织、社区、企业、在职党员等力量,用心用力解决群众“微心愿”,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社区“微治理”,有效凝聚起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合力。
突出组织引领。建立健全社区大党委、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小区党支部“三区”联建共治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机制,把党的组织和工作从社区向小区、楼栋等末梢治理单元延伸,构建“社区党委+驻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统筹物业企业和业主委员会成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
突出制度引领。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社区、党员干部联系驻区单位制度和社区、物业双向沟通制度,推动驻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协商解决治理难题。建立健全“双报到”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加强对“双报到”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突出示范引领。制订印发了《2025年“我为渭源添光彩”十大志愿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坚持以党建铸魂、以品牌塑形,以品牌建设带动实践创新,打造清源镇清源社区“红邻里·爱满格”和君山社区“五点钟课堂”“社工+志愿”联动工作试点,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专业优势,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精准化、常态化,积极搭建为民服务新空间、新载体、新平台,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更专业”,形成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闭环服务、清单落实,化解社区居民“烦心事”
积极开展“578(我去帮)”志愿服务活动,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半径、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
建立“五单”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探索推出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驻区单位党组织接单、在职党员买单、线上晒单“五单”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按照“区域相邻、居住相近、管理方便”原则,通过“网格管家”上门问、开门听、日常访等方式摸清居民“需求清单”,并以“渭民解忧”小程序为载体收集社区群众“微心愿”“微诉求”,确定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科学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和志愿服务主题。志愿服务计划和志愿服务主题确定后,按需派单到驻区单位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及时认领服务任务,组织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位和服务项目。同时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协作组模式,由街道和县委社会工作部调配志愿服务力量,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有效破解辖区单位志愿服务力量薄弱、单打独斗的局面。
开展“七项”爱心活动。立足群众所盼和市场主体所能,组织开展“爱心医疗”“爱心援助”“爱心调解”“爱心守护”“爱心代办”“爱心环保”“爱心敲门”等“7+N”爱心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在为民办实事中提高居民群众幸福感。爱心医疗服务队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健康咨询等服务,把健康关怀送到群众身边;爱心援助队聚焦困难群体,为孤寡老人、残疾人送去生活物资,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爱心调解队穿梭在邻里之间,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爱心守护队关注社区安全,参与治安巡逻,为居民营造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爱心代办队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代办各类事务,让群众少跑腿;爱心环保队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助力打造美丽家园;爱心敲门队定期上门看望独居老人,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目前,已组织辖区内药店、药房、诊所等组建医疗联盟6个,设置“爱心医疗点”10处,组建法律服务小分队10支,在社区设立爱心代办点10处,依托社区警务室资源,组织小区保安、社区退休老干部等建立“义警队”,定期开展讲解反诈案例、宣传反诈技巧等。
深化“八类”服务形式。坚持全领域融合,做实做细结对、组团、应急、主题、兼职、定点、包联、线上“八项”服务,共同描绘协同共治“同心圆”。以“认岗认事认亲”行动,组织报到党员与困难群体结成帮扶对子,开展爱心陪伴、扶贫济困等行动;利用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在职党员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文化惠民等主题活动;鼓励在职党员担任社区兼职干部,协助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民事代办等服务;利用社区活动场所、退役军人服务站等阵地,定期开放,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民事代办等服务。
创新载体、全员参与,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把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落脚点,创新工作载体,结合城市党建、“三新”党建、“五型社区”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推动社会基层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聚合,实现全员参与、双向互动。
与城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相结合。深入推进先锋引领工程,全面实施党员先锋引领示范和“支部办实事、党员建新功”活动,全县143家驻区单位志愿者积极响应报到,2326名在职党员志愿者带着热情与责任融入社区的各个角落。今年以来,“578(我去帮)”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130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8000余人,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与“三新”党建提质增效相结合。深入推进引学、引思、引悟和夯基固本强堡垒、先锋引领强示范、成长赋能强素质、同网共融强治理为内容的“三引四强”行动,将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纳入“578”志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外卖员、快递员“移动探头”作用,开展“随手拍”行动,及时发现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问题隐患,实现为民服务“无死角”,累计发现并解决群众和基层治理中的问题56条。
与“五型社区”建设相结合。将“578”志愿服务活动与学习型、服务型、共享型、良序型、和谐型“五型”社区建设相结合,充分发动社区、物业管理公司、退休老党员作用,以志愿服务形式为五型社区建设建言献策、解忧纾困,累计收集和解决居民困难诉求568件、“微心愿”3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