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四五”工作法凝聚起基层治理“新”力量
来源:武威市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6-19
字号:[大][中][小]
今年以来,武威市扎实开展共治引领物业服务、暖心引领骑手融入、正向引领主播发声、服务引领“陇原红运”四项行动,分别在物业服务、快递和网约配送、网络主播、货车司机群体中推行“五融合”“五随手”“五助力”“五个一”工作法,搭建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助力社会发展的载体平台,推动新兴领域党的建设、行业发展和基层治理同向同行、同题共答。
物业服务“五融合”,推动共参与、促进善治理
队伍融合、组织共建。深化区域化党建,推进社区、网格和物业企业党组织联建共建,吸纳11名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推选符合条件的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将物业企业党员纳入社区网格工作体系,壮大网格员队伍,定期联合开展消防安全等应急演练,着力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和应急救援水平。
机制融合、事务共商。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业委会、物业企业五方联动机制和“网格党支部+红色物业”党建联盟,将停车管理、消防安全等群众反映集中的高频难点问题纳入协商民主连心议事会、物业联席会议事范畴,通过五方联动机制协商解决涉及物业服务方面的问题157件。
治理融合、问题共治。扎实开展物业服务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人员熟悉小区优势,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物业服务人员组成的安全巡查小组,参与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特殊困难群体探访关爱等活动363场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300余个,累计创建省级“美好家园”小区6个。
阵地融合、资源共享。聚焦解决网格党组织活动阵地不足的问题,推动网格党组织活动阵地与物业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共建共享,统筹社区、网格、企业资源,常态化开展敬老助残、节日联欢等活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全覆盖推进骑手友好小区建设,指导376个小区优化骑手进门方式,282个小区张贴骑手友好地图,依托物业办公用房、保安亭等设置“红色驿站”“骑手关爱点”20个。
管理融合、服务共评。指导全市176家物业企业对物业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和公共收益及时公开,接受小区业主监督。注重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在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监管、星级(等级)评定、第三方评价等工作中的评价意见,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以群众参与监督管理推动物业服务向多元化和高品质升级,今年以来全市物业服务信访投诉同比下降65%。
骑手小哥“五随手”,用好“小探头”、发挥大作用
随手办,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以网约配送企业、快递企业党支部或县区行业党组织为单位,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先锋骑士队”5支,参与骑手138人,常态化开展“捎带手”活动,发放交通安全、禁毒禁赌、反诈防骗等宣传资料1220份,帮助群众增强安全意识。
随手报,当好社情民意收集员。社区吸纳热心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担任流动网格员,收集反馈社情民意97个,社区有针对性加强联系服务,做好诉求处理,并及时向骑手所在企业反馈诉求处理情况,企业建立积分奖励机制,推动形成“发现—认领—处置—反馈—激励”良性工作闭环。
随手查,当好食品安全监督员。市场监管部门聘任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在等餐取餐过程中对网络餐饮商家餐饮具是否符合卫生规范、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封签是否及时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发现和监督整改问题17个,让骑手化身食品“安全卫士”,参与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随手拍,当好平安创建观察员。组织开展“小哥平安巡”“小哥随手拍”活动,今年以来网约配送员、快递员通过随手拍照形式反馈井盖破损、路面塌陷、乱堆乱放等安全隐患问题38个,社区根据问题情形,启动“三级响应”机制,协调各方资源力量及时高效整改隐患问题,保障群众生活和出行安全。
随手帮,当好困难群众暖心员。在新就业群体中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出“志愿同心·追梦前行”倡议,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10名党员网约配送员和快递员与独居老人结对,帮助解决购买药品、搬运物品等生活“小事”,示范带动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有效推动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
网络主播“五助力”,凝聚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助力弘扬文明新风。开展“网聚正能量 我们一起来”“弘扬时代新风 助力乡村振兴”等系列活动,组织自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主播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抵制高额彩礼、移风易俗等新风正气,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向上向善向美的网络正能量。
助力推介武威文旅。举办“美丽武威青春代言”短视频大赛和“心动凉州城·一地一品牌”“红色古浪邀您来”“天祝山花烂漫季”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广大自媒体企业、网络主播多渠道、多元化宣传推介文化旅游资源,活动发起以来,共有800余人参与,话题累计播放量达2200余万次,多部优质作品单日播放量突破5万+,推动家乡之美加热出圈,有效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助力宣传武威特产。充分发挥直播在电商领域拓市场、促消费、稳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作用,组织直播企业和网络主播参与陇姐优品“武小妹”巾帼直播活动,打造“网络主播+短视频”宣传体系,通过直播平台、网上店铺等渠道助力特色农产品和巧手编织作品销售。举办为期10天的甘肃省第四届直播电商大赛武威选拔赛,赛期网销量超过26万多单,网销额达617万元。
助力建设网络生态。探索从网络主播中培养网络监督员,畅通意见建议征集通道,收集网络直播企业和网络主播关于网络生态建设意见建议12条。通过行业党委结对联系、上门走访、举办直播电商培训班,强化正向引领,引导直播企业和网络主播主动创作优质内容,丰富网上正面内容供给,持续营造理性、平和、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
助力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我在南山有棵树e起共建碳汇林”、“网聚正能量e起植新绿”等宣传活动,参与网络达人60余人,“请到民勤种棵树”“我在南山有棵树”等志愿服务项目得到大力宣传推介,“请到民勤种棵树”公益活动火爆出圈,广大网络主播成为引领网络公益时尚的流量担当,助力擦亮“天马志愿·爱心武威”志愿服务品牌,放大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效应。
货运领域“五个一”,持续优服务、激发“新”动能
一本台账明底数。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平台信息比对等方式,全面摸清47家货运企业、1.1万余名个体货车司机、900余名党员货车司机和49个党组织基本情况,分类建立货运企业、从业人员、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台账,做到每季度更新一次,确保企业、园区、乡镇和流动党员党组织动态纳管货车司机党员。
一张清单问需求。组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现场征询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掌握货车司机群体困难帮扶、子女就学、技能培训、权益保障、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梳理形成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清单。
一套机制解诉求。建立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会商机制和货运领域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县交通运输行业党委书记、副书记分别联系包抓1-2个货运非公企业和功能型党支部,畅通“货车司机—党员司机—党支部—行业党委”诉求直通机制,用好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等服务平台,对收集到的诉求问题,及时会商研判、分类交办,推动解决货车司机合理诉求131件。针对货车司机跨地域流动的实际情况,推行“一网通办”,网上年审货车832辆、货运从业资格证3775本,发放货运电子证照17107本,货运从业人员办事更加便捷。
一个驿站暖人心。聚焦服务功能多元、设施设备实用、服务内容贴心、保障机制长效和服务对象满意要求,依托公路服务区、物流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建设集红色教育、续航补给于一体的“红色驿站”68个,配备饮水、热饭、休息、充电等基本设施,方便货车司机就近就便休息,推动“小场所”发挥“大作用”。
一个载体促融入。深化拓展“车轮滚滚党旗红”党建品牌内涵,充分发挥行业党委“磁力链”和货运企业、流动党员党支部“定心锚”作用,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司机参加“凝新聚力·志愿同行”活动,引导货车司机当好政策宣传员、安全示范员、行风监督员、诉求收集员、矛盾化解员,示范带动广大货车司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行业治理,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