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
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 >>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天水市麦积区:“四举措”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来源:麦积区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6-29

字号:[][][]

  近年来,麦积区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滴灌、统筹调配、关心关爱“四措并举”,用心打造“全岗通”“全周期”社区工作者职业成长机制,着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业务精通、服务到位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

  “靶向发力”充实队伍力量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区级选聘、镇街管理、社区使用”的社区工作者选聘机制,针对基层队伍力量薄弱问题,结合麦积区实际,综合考虑社区现有工作人员、人口规模、辖区范围等因素,采取面向事业干部及项目人员选聘一批、面向公益性岗位及临聘人员选聘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的“选、聘、招”三个一批相结合的方式,补齐配强606名社区工作者,不断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积极开展社区“两委”成员后备人才“双培养”计划,将社区优秀党员培养成社区“两委”成员,将年轻优秀社区工作者培养成党员,按照不低于1:2的比例培养储备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储备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70名,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发展党员31名,社区工作者队伍持续优化。

  “精准滴灌”提高履职本领

  围绕服务群众、组织动员、矛盾调解、应急处理、协调沟通等培训目标,构建区级为主体、街道(镇)为主干、社区为延伸的三级培训体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按照分类施教、按需授课的策略,运用授课式、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五式教学法”,实现培训内容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去年以来,区级层面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工作者轮训3场,街道(镇)培训24场,社区开展培训140余场,培训累计2200余人次。实行社区工作者导师帮带制度,制定帮带计划,每名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社区党组织书记联系帮带1—2名新任社区工作者。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能力大提升”活动,采取演讲比赛、“业务大比武”等方式,定期展示特色工作经验分享和理论知识比赛,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切实将社区工作者打造成业务精、本领强、作风好的基层治理“多面手”。

  “多措并举”优化服务质效

  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桥梁纽带作用,探索发展“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常驻治理模式,将全区35个社区划分为144个网格,配备144名专兼职网格员,深入小区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事项代办、纠纷调解、诉求受理等便民服务。推行“码上话事”服务平台,建立“群众点单、街道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联办”制度,实现群众扫码即可享受政策咨询、困难求助、投诉建议等便民服务,社区工作者通过“码上话事”平台共搜集居民群众各类意见建议320余条,经过分类梳理后,对一些可行性强、集中度高的建议意见,及时上会研究改进实施,累计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扰民、乱停车整治、环境脏乱差等“关键小事”310余件,真正实现“我的社区我做主”。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新模式,开设《陇林心故事》社区直播间,结合“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平台,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通过“百姓之声平台”,与居民线上互动,在线处理、反馈民意诉求,打造化解矛盾新路径,《陇林心故事》抖音直播间上线以来,社区工作者变身“主播”,吸引众多居民“打卡”,发布政策宣传视频52期,点击量超过6万次,在线处理居民诉求300余次。

  “激励关怀”提升工作热情

  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保障体系,落实职业津贴和社会保险,畅通社区工作者晋升渠道,形成“进出有通道、履职有目标、考评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报考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资格考试,对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资格的,按200元、300元、500元标准落实职业津贴。坚持“梯队培养、递进使用”原则,建立“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社区委员—社区副职—社区正职”成长链条,先后对22名社区工作者晋升职级,将39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转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岗位、27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转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岗位,切实构建责任更清晰、服务更有力、结构更合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体系。加大对社区工作者评先选优倾斜力度,将14名社区工作者推选为“我为陇原建新功”优秀共产党员以及麦积区“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候选人,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广大社区工作者在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中建功立业。

我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