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
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 >>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

灵台县:聚“新”成势促发展 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

来源:平凉日报

时间:2025-07-14

字号:[][][]

  今年以来,灵台县把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党建强、发展强的喜人局面。

  新经济组织强产业链条

  作为全县果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两年前,县上依托甘肃齐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果产业链党委,同时该公司也成立了党支部。

  党组织缘何在齐翔公司建立?该公司在9年前成立之初,就以发展有机苹果为方向,目前累计投资3亿多元,发展矮化密植苹果4000亩,注册了“甘果佬”品牌商标,苹果销售与良枝集团下属销售企业百果园建立订单合作模式,实现了技术领先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发展规模化。

  齐翔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冯振军告诉记者,作为全县果产业协会会长单位,在技术上,聘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袁积股教授,每月开展一次培训,县内钰圣、优德隆等果业公司也常常联系袁教授到他们的果园进行把脉问诊;在销售模式上,有充分的议价能力,全县其他果业公司和果业大户搭上我们的顺风车一起销售苹果,果产业协会真正起到了抱团发展和信息共享的作用。 

  把能人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齐翔公司党支部负责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冯志良作为公司的总经理,随着对企业党建工作认识的加深,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去年已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退役军人邵亚成,三年前就把党组织关系转入齐翔公司党支部,他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月工资由起初的3500元涨到了现在的4000元。他说:“作为一名党员,把工作干好了,企业效益好了,大家都跟着沾光。”

  在发挥社会效益方面,齐翔公司目前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每年仅劳务支出就多达900多万元,土地流转费240万元,有232户群众从中受益。

  在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上,灵台县按照党建强、发展强的思路,两年前就成立产业链党委5个,组建链上企业党支部24个,在服务企业决策、开拓市场、革新技术、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破解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两张皮”问题,实现了党建与产业融合互促的发展局面。今年,又通过开展新兴领域党建起底摸排工作,对全县现有43户“三有”重点非公企业中未建立党组织的18户企业,将在年底前全部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

  新社会组织勇挑发展大梁

  时下,走进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村千亩艾草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艾香,一垄垄艾草绿意盎然,叶片肥厚、绒毛长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在艾草加工车间,53岁的村民马雪琴正熟练地卷制艾条。“现在一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她拿着刚包装好的“谧艾”牌艾柱,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马雪琴口中的公司是灵台县溪河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建成了集艾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加工基地,年加工艾草1000多吨,开发皇甫谧品牌系列康养产品29种,年利润200多万元,带动3000多户群众户年均增收1280元。

  灵台县溪河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展壮大离不开灵台县皇甫谧文化交流协会的协同支持,为推动艾草产业的发展,皇甫谧文化交流协会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开展艾草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建成千亩艾草种植基地3处,带动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艾草种植,协助公司研发艾条、艾草精油等深加工产品6大类20余种,推动“皇甫谧艾”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为推动全县中医康养产业发展,协会创新‘艾草+康养’模式,打造艾草文化体验馆、艾灸养生基地等三产融合项目,年均举办艾草文化节等主题活动10余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艾’动力。”灵台县皇甫谧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马小勇说,协会成立有20年,协会现有单位会员2家,个人会员87人,其中党员4人,多年前,以协会名义注册了皇甫谧“文化、针灸、故里、教育”等37项390多个类别的商标,依法保护了我县独一无二的皇甫谧文化资源。

  如今,灵台县的22个社会组织,涵盖产业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交流、社会服务等领域,已成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就业群体乐享贴心服务

  曹雪丽是灵台县城区碑子沟社区的居民,她有理发的手艺,更是个热心肠。她不仅参加本社区的爱心义剪,还在城南社区、皇甫小区、城西社区参加爱心义剪。“坚持了有四年半,理发的既有小区的老人,还有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各行各业的人,给理发的人比较多,具体我也记不清了。”曹雪丽笑说。

  曹雪丽参加爱心义剪活动只是灵台县服务新就业群体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服务新就业群体,使他们舒心工作生活,今年4月份,灵台县在人流量大、交通便捷的碑子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服务县城区的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服务项目包括爱心义剪、健康义诊、公益直播、法律咨询,每周星期四轮番服务。同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充电、饮水等贴心服务。

  同时,在碑子沟党群服务中心,该县人社局还设立了零工驿站,解决了企业“找不到人”和求职者“找不到活”的难题,让171名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碑子沟社区每周在人社部门收集用工信息,对前来咨询的群众做好姓名、年龄、性别、应聘需求和联系方式的登记;对没有现场咨询的群众,再把用工信息通过社区公众号推送和张贴小区公示栏的形式进行宣传。

  社区居民郭红丽,全家三口人,丈夫因患尿毒症常年用药,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儿子。去年年初,正当她为找一份零工犯难之际,社区的零工驿站为她解了难。郭红丽说,“在社区的介绍下,我在国盛超市上班,收入稳定,对这份工作我很满意。”

  服务新就业群体在碑子沟社区开展并非个例。为充分利用各类平台服务新就业群体,灵台县建成工会驿站13处、司机之家2处、蜂享驿站7处,同时还积极推进“友好场景”建设。随着这些平台的建成投运和环境的改善,党在新就业群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得到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