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
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 >>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平凉市:“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激活 基层治理新动能

来源:平凉市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7-20

字号:[][][]

  平凉市通过深度整合资源、强化协作机制,推动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同频共振、协同发力,为基层治理不断注入新动能。

  搭建民族交融平台,提升社区和谐治理效能。积极探索“专业引领+志愿联动”特色路径,通过搭建文化共享平台,让不同民族在互动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崆峒区东关街道组建的汉、回族联合志愿服务队,以“民族美食分享会”“传统节日共庆”等活动为载体,促进文化交融。专业社工聚焦跨文化沟通痛点,设计针对性培训课程,志愿者在活动组织中担当文化使者,形成“培训—实践—互鉴”的良性循环,培育出12支稳定的民族志愿服务队伍,为民族社区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文旅相融合。构建“社工规划+志愿执行+群众参与”的文化保护与发展体系,让沉睡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治理效能。华亭市安口镇的“窑火传承”志愿服务队,联合非遗传承人打造“陶瓷技艺体验工作坊”,通过青少年研学、老年人技艺口述史采集等分龄化服务,让陶瓷文化在代际传递中焕发生机,累计带动300余名居民参与文化保护。灵台县邵寨镇,由专业社工组织志愿者走访老匠人,收集传统农具技艺与农事谚语,策划“农耕文化体验营”,推动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庄浪县水洛镇围绕“梯田王国”特色,通过专业社工挖掘梯田历史、志愿者开发“云上梯田”小程序及打造农家客栈,实现文化传承与富民增收双赢。静宁县界石铺镇以红色文化为内核,专业社工编写《继红记忆》教育手册,志愿者组建宣讲团开展2000余人次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化民生服务精准供给。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嵌入民生服务各环节,构建“需求识别—资源整合—精准服务”的闭环体系,让治理成果直达群众身边。泾川县窑店镇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难题,推出“巧手脱贫”计划,形成“非遗传承人授课+志愿者保障+社工赋能”的帮扶链条。志愿者负责联络学员、对接销路,专业社工提供创业心理辅导与市场分析,让56名留守妇女通过刺绣实现居家就业。崇信县木林乡聚焦特殊群体,为32名留守儿童配备“梦想导师”,由志愿者开展“周末成长营”兴趣课程;对孤寡老人实施“家庭医生+志愿者”健康管理,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