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
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 >> 参考咨询

浙江省台州市:聚链激活产业新动能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报

时间:2025-07-22

字号:[][][]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要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链上企业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集聚优势、竞争优势。

  作为“中国编织凉席之都”,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的凉席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90%以上,产业规模优势明显。近年来,路桥区着力在纸编凉席产业链上强产业、优服务、聚资源,实现党建链、产业链与共富链的深度融合。2024年,纸编凉席产业链上43家企业产值逾3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织就共富“新图景”。

  品质强链,提升产业提级“向新力”。立标准,标注行业“新高度”。产业链联合党委积极推动联建企业开展标准建设、质量守护、技术创新等工作,共同起草《纸编凉席团体标准》,参与凉感织物席、抗菌凉席、乳胶凉席团体标准制定,总计申请300余项专利,多家企业获得“凉席行业质量标准建设成果展示活动示范企业”称号,竞争力不断增强。塑品牌,打造市场“新名片”。产业链联合党委牵头设立品牌指导服务站,推出统一品牌标志和IP形象,推动联建企业持续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活动,建成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知名商号各1家,省名牌产品和浙江制造认证企业各两家。创亮点,注入文创“新变量”。联合党委通过与台州学院对接纸编凉席文创设计,成功促成联建好礼合作,同步建成席业非遗博物馆、席业体验馆,厚植非遗底蕴、强化文化属性。

  服务延链,织密助企纾困“保障网”。优化服务体系,靠前惠企助企。产业链联合党委以助企纾困“全链条”服务为导向,全面整合链上资源,迭代优化“助企百晓”服务,构建“点对点”精准辅导、“线对线”政企互动、“面对面”集中培训的立体服务体系,做好惠企政策落实、重点企业扶持、要素制约破解、特色活动开展等服务,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助企百晓”已累计走访沟通、收集成员诉求120余项,开展培训10场,惠及链上企业40余家。创新合作模式,搭建共享平台。联合党委积极构建员工、原材料、产品、仓储、物流等全要素共享模式,形成资源、问题、需求等“三张清单”。目前,43家席业公司全部入驻平台,成功化解部分企业春节后用工荒难题;协助台州百丽丝席业有限公司摆脱生产力和生产资源不平衡的困境。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靶向破难解忧。产业链联合党委围绕企业堵点难点,多管齐下、精准滴灌。面对资金短缺瓶颈,携手泰隆银行推出协会集体商标质押授信贷款新模式,为生产端注入“源头活水”;助力产品销售推广,精选广交会、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等渠道,组织链上企业“抱团出击”,精准对接客户,提升产品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

  联动兴链,点燃强村富民“新引擎”。互惠为纽,构建村企共同体。产业链联合党委主导,推动链上核心企业与周边村(社区)签订《共富合作协议》,建立“资源互补、项目共推、收益共享”机制,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劳务合作、股份合作等产业合作模式,引导村集体以闲置资源入股,变“资源存量”为“发展增量”,推动5家链上企业与12个村党组织结对,盘活农房600平方米,举办席文化研学活动3场,吸引130余人参与。民生为基,拓宽增收致富路。纸编凉席共富工坊在周边10个村设立“共富中转站”,提供原料配送、成品回收一体化服务,依托淘宝村优势,构建“协会+工坊+村”三级联动“共富直播间”矩阵,开展编织工艺、电商直播定制化培训,累计培育农村技能人才100余人,带动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人才为要,共育青年“禾”伙人。打造纸编凉席产业链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建立“青禾成长计划”,出台创业补贴、免费工位、导师结对等“一站式”扶持政策,吸引返乡青年、大学生入驻,开展文创设计、跨境电商、品牌策划等创业项目,为传统产业注入青春创意与市场活力,推动传统席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