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
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委社会工作部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

甘谷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提效能

来源:甘谷县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8-21

字号:[][][]

  天水市甘谷县紧盯基层所需所盼,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做好融合文章、凝聚联动合力、创新载体模式等多举措发力,着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及时调整完善县委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设立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乡镇赋能增效、物业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基层智慧治理、乡村治理7个专项工作组,明确7个专项工作组主要职责及27家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构建了统一领导、各方协同、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县、乡镇、社区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县级统筹、部门联动、乡镇主管、社区主抓、各方参与”的治理模式,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积极破解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按照“网格区划、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划分治理网格654个,实现基层党建、民政、城管等各类网格“一网统管”。持续优化党组织设置,完善治理体系,在农村、城市共建立网格党组织474个,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联系户—农户”的治理体系,通过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基层治理工作精细化和高效化。

  做好融合文章,提升乡村治理质效。推行以“政治”把方向、“自治”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树新风、“美治”换新颜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治理融合新模式,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规范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工作职责和组成人员,全面推进基层群众议事工作,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创建、法治宣讲、警示教育等活动,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的活力和自觉,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改革和平安乡村建设。创建培育了一批“枫桥式”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排摸调解矛盾纠纷1200余件。探索推进县、乡镇、村(社区)“1+8+N”志愿服务模式,开展“爱老护幼”“爱心理发”等志愿服务2380多场次。聚焦“创新村民议事机制,推动村级民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主题,制定《村民议事会议章程》《村民议事会成员推选办法》,探索出“12+N”议事清单、“七步议事”法等工作方法,不断强化群众自治能力。

  凝聚联动合力,激活社区治理动能。依托行政区域划分,成立10个社区“大党委”,将辖区内1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两企三新”组织纳入成员单位,按照“专职委员+兼职委员”的模式配备社区大党委班子成员。对标每个网格管理300—500户居民的要求,优化设置社区治理网格,全覆盖配备了专(兼)职网格员,将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民生服务事项代办、政策法律宣传等具体事项落实到网格,构建完善了扁平化网格管理体系。依托1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城市“一刻钟”服务圈,搭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帮代办、上门办、延时办等个性化服务,确保社区服务更精准、为民办事更快速。依托共驻共建、志愿服务等形式,常态化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双报到”,开展各类共建活动500余次,推动社区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良性互动、联建共享。

  创新载体模式,打造基层治理品牌。健全“四方议事”机制,构建“乡镇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网格小组”四级党组织构架,健全“四方议事”协商模式,通过居民群众“点单”、网格员“收单”、社区“接单”形式,分类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落实清单,推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四方联动,共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持续推进“一社一品”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冀城邦邦队”“社区通”“睦邻+”“以服创福”“五点半课堂”“微心愿认领地”等城市党建品牌,创设党群服务站56个,开展“周四固定服务日”活动,把党群服务延伸到小区,为党员群众在小区内面对面直接办理养老认证、社保办理等服务。大力推进“主题党日+群众说事”制度,以网格小组为核心,紧盯村里事、邻里事、家里事3类问题,通过现场直说、入户询说、线上诉说3种方式,采取现场直办、群众商办、干部领办、协调联办、镇级督办5种方法,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全链条闭环运行机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