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西峰区:创新“1+10+N”模式 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来源:西峰区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8-22
字号:[大][中][小]
今年以来,庆阳市西峰区坚持以“善治西峰 志愿成锋”志愿服务品牌为牵引,从“建机制、树品牌、创模式”出发,探索构建“1+10+N”党建赋能志愿服务新路径,全力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建立一套机制,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村(社区)为前沿阵地、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为依托、志愿者为支撑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兴领域、社会组织社会各界资源为助推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通过一体化管理发挥统筹效能,凝聚工作合力。健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时间银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等积分兑换模式,增强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提振志愿者服务热情。目前,全区已培育志愿服务组织2家,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90余支,注册志愿者7万余人。
培育十大品牌,推动志愿服务“标准化”。打造“理润西峰”宣传宣讲品牌,通过政策宣讲、主流价值培育等举措,营造浓厚志愿文化氛围;探索“乡约新韵”移风易俗品牌,聚焦破除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弘扬孝老爱亲等文明新风;创建“大学生返家乡”青年服务品牌,依托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实现青年成长与家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开设“‘医’心‘医’意”医疗卫生品牌,开展义诊咨询、疾病防控、无偿献血等活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成立“峰之愿・巾帼红”巾帼服务品牌,围绕家风建设、权益维护、就业帮扶等领域,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创新“救在身边”应急救援品牌,建强应急队伍并引入无人机等技术赋能,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塬治先锋”城市治理品牌,推动城管服务与社区治理融合,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培育“向‘心’而行,暖‘新’相伴”新兴领域服务品牌,通过关爱服务与技能培训,增强新就业群体归属感;营造“文心向党・艺韵惠民”文化旅游品牌,开展文艺汇演、文博宣传等活动,健全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构建“e路同行”科技服务品牌,以科普惠民、科技援助等举措推动科技与民生深度融合。通过十大品牌协同发力,全面激活志愿服务内生动力,形成覆盖面广、作用发挥好、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格局,营造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提供N项服务,推动志愿形式“多样化”。建立行业志愿服务队伍12支,组织带领广大志愿者在理论宣传、文化文艺、助学助残、扶贫帮困、文明旅游、文明交通、安全教育、心理辅导、关爱少年儿童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挖掘和整合资源,按照“六有”标准和功能,建设志愿服务站点6处,进一步增强服务的政治性和先进性。组织开展第62个“3·5”学雷锋纪念日、“爱心助考 梦想起航”网约车司机阳光送考志愿服务、“热血践初心 爱心暖人心”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活动600余场次,惠及群众5.9万余人次。以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省级融合试点为牵引,创建石油路街道合水东路社区“益童护航志愿服务”项目,组织100余名幼儿及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科普体验、“童‘画’绿动、艺启未来”主题活动、“师引书径 童诵心声”世界读书日活动、“小手拉大手·一起来加油”亲子体适能活动等6场次,推动社会工作者专业技能有机融入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提升志愿服务项目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