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以“四步解题”法破题 激活社区治理新活力
来源:陇西县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8-28
字号:[大][中][小]
定西市陇西县以“破解共性难题、提升治理效能”为目标,以文峰镇交通社区为试点,探索形成“四步解题”全链条治理路径,推动全县老旧小区从被动整治向主动治理转型,为社区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精准“点题”,筑牢问题导向的治理基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摸排方式,线上,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县长信箱、部门业务平台等多元渠道,建立“基层治理问题总台账”,实现诉求“一网收”;线下,乡镇每周组织包村干部下沉网格,与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协同走访,一线收集居民急难愁盼。同时,每月将问题精准分类为“安全隐患、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四大类,明确县级包抓领导、责任部门及乡镇及时整改,形成“问题收集—分类建档—限时督办”的工作链条,确保问题“底数清、责任明”。
多元“议题”,搭建共建共治的治理平台。针对“群众意见难统一、部门责任难厘清”的基层治理堵点,搭建“三维议事”平台。“楼栋微议事”,以楼栋为单位召开“微议事会”,现场化解邻里噪声、垃圾堆放等“微矛盾”,目前已召开会议30余次,吸引超200人次居民参与,累计化解邻里纠纷32起;“多方协调会”,邀请涉事行业部门、企业及社区“合伙人”召开“多方协调会”,面对面协商责任划分、制定解决方案,已开展协商议事17次,推动解决跨部门问题17件;“线上议事”,在社区微信群开展“线上议事”,公开改造方案、管理公约等,让居民“指尖发声”,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20条,确保倾听每位居民的声音,决策体现所有居民意愿。
靶向“破题”,创新分类施策的治理手段。紧扣问题核心精准发力,充分运用“一事一案”机制,牵头破解多方协调难、利益诉求杂等僵局,为治理找准靶向、凝聚合力。破解“资源分散”,构建“部门联动、社区统筹、居民参与”的资源整合机制,梳理民政、住建、文旅等8个部门服务清单,由社区统筹调配下沉资源,吸纳居民组建23支志愿服务队,累计整合各类服务资源42项,开展联合服务活动19次,实现资源供给与治理需求精准匹配。破解“管理真空”,对辖区7个无物业小区实行“居民自治为主、社区托底为辅”的共管机制,由居民自主推选5-7人组成自治小组,负责小区日常管理、费用收缴、矛盾调解等事务,通过明确权责让自治落地见效。破解“设施短板”,采取“靶向诊断+分步施治”策略,通过网格走访和议事平台梳理问题,建立设施安全与基本生活需求优先级清单,联动多部门按清单整治,更换老化水表165个,新增消防栓8组、灭火器12组并开展3次消防演练,硬化破损路面300平方米并划设停车位20个,在基础保障完善后再结合居民“微心愿”升级设施,绘制20米主题文化墙,增设太阳能路灯6盏、休闲长椅7条及儿童游戏设施,实现从“保基本”到“提品质”的递进。
长效“答题”,完善常态长效的治理机制。避免“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构建“制度+文化”双保障体系。制定完善《小区管理公约》,辖区所有小区,明确居民权利义务、部门监管责任、社区服务标准,实现管理有章可循;激活长效力量,推广“红色管家”队伍建设,吸纳19名退休老党员、热心居民参与,每周对辖区内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开展常态化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社区协调解决,自组建以来共解决问题18件;培育社区文化,以“我们的节日”为依托,组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活动11次,吸引居民参与1500人次,培树“最美住户”“治理能手”等先进典型36人,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增强居民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推动“一时整治”变“长久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