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打造“五型”社区 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来源:定西市安定区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09-11
字号:[大][中][小]
今年以来,定西市安定区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共享型、良序型、和谐型”社区为抓手,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在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城市基层治理交出了一份“安定答卷”。
推进红色领航行动 着力打造“学习型”社区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第一议题”制度,依托“党群服务驿站”“居民议事厅”,举办“书记讲堂”“社区读书分享活动”270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实施“先锋领航”培育计划,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到示范社区实地观摩学习,举办“一社一品”党建品牌擂台赛,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服务精细的社区治理骨干队伍。创新“理论宣讲+文艺展演+互动体验”模式,组建“银龄宣讲团”“巾帼服务队”,结合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红色故事进社区”“文明新风进万家”等活动,让学习型社区建设更有“烟火气”和“时代感”。
深化民生提质行动 着力打造“服务型”社区
深化“红色物业”提质行动,实现66家物业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在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建设“党群服务驿站”,推行“物业经理接待日”“红色议事厅”制度,解决物业管理“老大难”问题。深化“契约共建”机制,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以“双报到”机制为契机,建立“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志愿服务闭环体系,累计办理住房保障、民生救助等帮办代办事项324件。针对特殊群体,建立“一人一档案、一月一走访”帮扶机制,对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开展“敲门行动”,增设“社区食堂”“小区助餐点”“小区医务室”“儿童托管中心”,提供“点单式”养老、托育等服务,让服务型社区建设更有精度和温度。
实施资源聚变行动 着力打造“共享型”社区
秉持共享型社区理念,搭建“红色联盟”协作平台,联动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企业等多家主体,构建“组织联建、工作联动、服务联合、家园联治”工作格局。推进“智慧小区”建设,在16个小区建成“智慧安防系统”,打造“全域覆盖、全网共享”的数字治理平台,实现安全管理“可视化”、民生服务“智能化”。积极打造“康养+”“学后小课堂”“手工钩编”等志愿服务品牌,探索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建立“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共担机制,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共享服务矩阵。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四项行动”,加强“友好场景”建设,增设10家暖“新”食堂,吸引骑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担任兼职网格员或基层治理信息员,让共享型社区建设更有活力和合力。
完善网格赋能机制 着力打造“良序型”社区。
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精细划分166个全科网格,组建物业企业党支部,实现“组织进楼、党员入网、服务到家”。推行网格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责任”行动,通过“下沉网格访、协商平台议、街社吹哨领、发动大家办、交给群众评”五步工作法,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77起,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在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推行“移动办公桌”,组建“党员突击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重点破解流动人口管理、安全生产等难题。深化“网格+警格+司格”融合治理,组建“五老人员”调解队、普法宣传队,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打造“无讼社区”“平安小区”,让良序型社区建设更有力度和韧性。
开展“和美共建”行动 着力打造“和谐型”社区
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按照“六有”标准打造火车站、福台、关川等一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步谋划“一社区一品牌”创建,培育“商圈党建”“楼宇党建”等新亮点。深化“无物业小区清零”行动,建立业委会“双向任职”机制,推行物业服务“红黑榜”通报、服务质量星级评定等机制,倒逼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常态化举办“我们的节日”“邻里节”系列活动,开展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310余场次,建设“社区书屋”“老年食堂”“小区健康小屋”等公共空间,培育“楼栋文化”“院落文化”,打造“熟人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文明劝导队”,让和谐型社区建设更有底蕴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