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六师助农”为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力量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报
时间:2025-09-30
字号:[大][中][小]
“之前种苹果树都是凭经验,产量不太稳定。农业技术师志愿者来了之后,现场给我们分析土壤情况,指导科学施肥,还举办苹果种植技术培训班,让我学会了科学种植方法,现在苹果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了。”看着满园苹果,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吴庙村果农吴进军眉眼中满是笑意。
不久前,针对果农果园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吴庙村果农向县农业农村部门“点单”提出诉求,部门“接单”后组织农业技术师志愿者下沉果园一线,手把手解疑释惑,让像吴进军这样的果农尝到了科学种果的甜头。
“群众点单、部门派单、志愿者接单”,这是平凉市创新提出的“六师助农”志愿服务下沉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平凉市将志愿服务与国家战略、工作大局相结合,整合农业技术师、会计师、医师、教师、社会工作师、律师“六师”专业人才资源,按照“专业对口、自愿参与、动态管理”原则,通过单位推荐与社会招募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六师”志愿服务队伍,聚焦“三农”工作的难点堵点问题,引导广大志愿者深入乡村,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精准开展志愿服务。
自今年3月部署实施以来,各行各业爱心人士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已组建47支涵盖农业技术、财务管理、医疗健康、教育教学、法律维权等多个领域的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3000多名,构建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服务网络。
孙四林今年74岁,是灵台县中台镇杨村村的村民,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灵台县的志愿者经常到老人家中帮忙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采购物资,陪老人聊天。
“志愿者经常来看我,了解生活需求,还给我送来了生活用品。上次生病,也多亏了他们帮忙联系医生,让我得到了及时治疗,真的特别感谢他们。”老人感慨道。
据了解,平凉市各县(市、区)、市直各牵头部门针对“三农”需求,按“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类别分类,形成靶向清单,结合季度梳理、常态收集等方式,实施清单动态更新,确保志愿服务精准响应,构建起“需求—资源—服务”精准对接机制,真正做到了“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
“依托乡镇党校和农民田间学校,我在农业技术培训班上给群众分享先进的种植、养殖等技术知识,到田间地头给农户进行现场示范,解决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农业技术问题。”农业技术师志愿者陈鹏说。
农业技术师志愿者深入田间指导、医师志愿者携带设备上门服务、教师志愿者线上线下互补送教、律师“一村一居”驻点普法、会计师与农业部门联合解读惠农政策、社会工作师与教师协同关爱留守儿童……各志愿服务队立足专业优势,通过跨领域联动增强服务合力,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靶向施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魏静、魏晨姐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成绩双双提升,让奶奶邓建琴甚是欣慰,这得益于灵台县东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郭小艳开展的服务。老人感激地说:“我文化水平不高,想辅导也力不从心。志愿者不仅给孩子辅导作业,还带他们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现在孩子成绩提高了,越来越爱学习了。”
“我比较关注农村小学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缺乏学业辅导的学生,经常会和教师志愿者一起提供一对一的帮助。”郭小艳坦言,加入“六师助农”志愿服务队以后,“同行者”更多了,资源和力量更强了,群众得到的帮助越来越精准和专业。
“各县(市、区)‘六师助农’志愿服务队先后深入乡村开展产业发展指导、集体‘三资’管理、医疗健康服务、优质教育帮扶、法律维权保障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5万多人次。”平凉市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程顺顺表示,“六师助农”志愿服务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了志愿服务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