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五举措”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来源:民勤县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2025-11-16
字号:[大][中][小]
民勤县从制度构建、人员配备、能力提升、机制优化、激励保障五个方面系统发力,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为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健全制度体系,夯实管理基础。制定《民勤县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从考核机制与档案管理双向发力完善制度保障。推行“组织考核+群众评议”“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多维考核制度,将群众满意度与工作实绩作为评优评先主要依据,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落实“一人一档”档案管理制度,精准记录履职情况,推动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开展。
科学配备力量,优化队伍结构。立足全县7.72万城镇常住人口实际,按每万城镇人口18名标准配备社区工作者,2025年通过公开招聘补充9名工作人员,全县队伍总数达139人,实现人员科学配置。队伍结构同步优化,现有人员平均年龄32岁,35岁以下人员占比74.8%,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60.4%,整体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结合履职评估结果,针对性调整岗位4人,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
加强能力培训,提升专业素养。构建县级为主体、街道为主干、社区为延伸的三级培训体系,实现全县139名社区工作者县级轮训全覆盖。推行“导师帮带”制度,由街道领导班子、社区书记与新入职人员结对指导。开展“岗位大练兵、能力大提升”活动,聚焦社区矛盾调解、民生服务代办、应急事件处置等内容,以练促学、以学促干,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履职能力。
规范运行机制,优化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全岗通”工作机制,与错时服务、首问负责、网格化管理等制度协同联动,构建高效服务体系。通过专项培训提升“一岗多能”综合服务能力,引导工作人员下沉网格靠前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举办2025年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组织200余人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全县持证人员从80人增至120人,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57.5%,有效推动社区服务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
完善激励保障,增强职业认同。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体系,对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资格的,按标准落实职业津贴,激发专业提升积极性。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结合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推荐后备人选34名。树立正向激励导向,累计推选县党代表和人大代表4名、优秀共产党员8名,有效增强了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594